至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有望维持在12
2023年03月15日
我国工业增速放缓,人口红利和资源已拉不开工业经济,工业发展深陷在转型进程中。但是,我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有望保持在12。并且机器人、智能穿着等领域市场有望迅速增长。

2015年,我国工业经济依然面临较大 探底 压力,但是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指标显现稳步增长态势,已成为工业经济1大增长极。
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6月2日在京发布的《2015中国工业发展报告》显示,2014年,范围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.2,高于工业平均水平3.9个百分点,其中12月当月增长14.3,高于工业平均水平6.4个百分点。
这家工信部直属的科研机构预测,在转型升级带动下,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范围增长仍将保持在12左右。
工业经济 寻底
整体来看,我国工业经济2014年运行情况其实不乐观。
2014年,工业整体疲软,欧盟、德国、日本、巴西、南非工业经济都面临增长压力,我国工业自2013年以来向6~10的中高速增长区间 换挡 ,自2013年下探至9.7以后,至2014年下探至8.3,年内低点1度到达6.9。
2015年,我国工业增速依然存在较大下滑压力,2015年1~2月,我国范围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.8,再次突破2014年年内低点。1位长时间关注工业经济的专家认为,我国工业经济依然在 寻底 进程中。
人口红利、资源要素对工业经济的拉动也已明显减弱。
不过,我国工业中电子信息制造业仍然保持高速增长,不但连续3年增加值增速有望保持在12的水平,全行业利润2015年也有望进1步提升。
2015年,电子信息制造业面临不错的政策环境和市场试验机夹具的标准机遇,其中《中国制造2025》计划正式出台,以SDN、NFA技术为代表的下1代信息网络面临市场机遇,同时,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ICT技术融会发展,也为产业进1步打开了市场空间。
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认为,我国工业增长的新动力,已开始向创新驱动转变。
4大领域有望迅速增长
在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细分行业,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看好集成电路、机器人、智能汽车、可穿着装备4大领域。
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认为,2015年,集成电路产业将成为拉动产业发展的重点,逐渐确立在产业中的基础性、性作用。同时,主管将满足《中国制造2025》重点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作为主攻方向部门可能进1步落实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动纲领》,不但发挥国家集成电路发展基金的资金扶持作用,还可能借助资本市场拓宽集成电路企业融资渠道。
机器人领域,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认为,不管德国 工业4.0 还是美国 制造业复兴计划 ,机器人都是其中重要内容,未来 机器人 互联网 的数字化生产方式将极大改变传统制造业。现阶段,我国工业机器人是1个 范围 的市场,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密度只有23台,国际平均水平为55台,韩国、日本、德国分别是347、339、251台。
相对纯度高智能汽车触及电子元器件、芯片、软件、汽车电子装备和车联数据存盘网等诸多电子信息制造领域。目前,智能汽车已成为多个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增长新动力,被纳入其各自重点的智能交通系统中。
可穿着装备市场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,技术、产品功能、商业模式、竞争格局都还处在构成进程中,目前正处于市场爆发式增长的黄金时期。据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统计,2013年,我国可穿着装备市场范围仅9亿元,2014年已超过20亿元,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预测,到2016年,可穿着装备市场范围将成长到169.4亿元。